第一算命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老黄历

除夕这边重庆要干什么,重庆春节的习俗

时间: 2024-03-29

重庆春节的习俗

重庆过春节习俗有什么【除夕】学习啦 编辑:再裔2016-01-16本文已影响2146人 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到来了,而全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那么重庆人过春节习俗有什么呢?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重庆过春节习俗有什么? 重庆当地人喜欢春节在家里摆上淡黄色的腊梅花,其花瓣带有清香的味道。重庆南山盛产腊梅花,从腊月开始,不论你到花市还是在普通街道,到处都能看到来自近郊的农民身背背笼,里面装满含苞待放的蜡梅花。

在街上,你经常能碰到手持蜡梅花的市民,它的价格非常便宜,一束(4支)人民币两元。 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更喜欢用鲜花来装饰房间。

重庆港务局宣传部长李学勤表示,她喜欢春节在家里摆上一大束红玫瑰,红色给人热烈和红火的感觉,与春节气氛很相衬。 提到春节,不能不提年夜饭。

中国北方年夜晚最后一道一定吃饺子,重庆人则必须吃汤圆,象征团团圆圆。他们在汤圆的数量上有许多讲究。

例如正在读书的学生,一般家长会让他们吃三粒,意思是三步登科,在学业上不断进步。上班族一般吃四粒,意思是四季平安。

吃完团圆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通常是一边打牌,一边看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打牌主要玩斗地主(谁先出完牌谁就是赢家)或者是麻将,也有的一家人一边做汤圆一边看晚会。 大年三十很多人都要玩到零点以后或者通宵。

到了除夕午夜12点,一家人会将提前准备好的小气球踩破,发出类似鞭炮的响声,以示辞旧迎新。 那些想放鞭炮的人可以开车到郊区,在划定的地方尽情大放一番。

那些在农村有亲戚的重庆人会乘机到乡下放鞭炮,过过瘾。 大年初一,重庆人不出门守在家里。

重庆晚报记者陈雪莲说,大年初一家里不能扫地和倒垃圾,这样做会扫走家里的财气。那天不能睡午觉,当地人成为“霉睡”,是一年倒霉的意思。

当然,这一天,大人小孩都必须说吉利话,不能说丧气话,预示来年大吉大利。 大年初二开始拜年,当地人称为“走人户”,意思就是到亲朋好友家里拜访。

重庆人还喜欢初二之后吃“转转饭”,就是到亲戚之间轮流吃饭,一家负责一天的饭菜。通常吃饭后打牌,大家一边打牌,一边聊天。

当地人拜年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也就是中国的灯节。

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所有房间的灯都要亮着,家家户户吃汤圆。而且这时候经常是搞灯展的时候,大街小巷,灯火通明。

各种民间庆祝从十三就开始了,有表演鱼翁和蚌仙,踩高跷,耍狮子等。 元宵节一过,也就意味着春节结束了,人们又开始新的一年的工作。

春节历法 闰春节 闰春节,又称闰正月,从公元1645年使用历理置闰制开始,到公元2800年的1155年里,农历闰正月只发生6次,非常罕见,其年份分别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 闰春节的过法 如果一年闰正月,原则上春节过第一个正月的,到了闰正月的时候则不过节。

当然,也有少数地区过完第一个正月的春节以后,到了闰正月的时候也过闰正月的春节,因为闰正月也叫正月,所以也把闰正月的初一也看做春节来过。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最早与最迟 春节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间游动。立春则一般在2月4日或2月5日。

“最早的春节”(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迟的春节”(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个月。 根据历法计算,如果农历不进行人为调整的话,2319年2月21日将迎来“史上最晚春节”,此前春节最迟出现在公历2月20日,为1920年和1985年。

重庆过春节的习俗和庆祝方式,人们的观念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

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

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

重庆万州过年有哪些习俗

重庆万州过春节的习俗1:有钱没钱,剃头过年意思就是新的一年来了,剃去旧头发甩掉旧习俗以迎接新的一年。

传统习俗认为正月剃头不吉利,如果年前没有剃头,便只能等到二月二才能剃头的说法。所以,过年前不论男女老少,有钱无钱无论如何都要把头剃干净,为来年讨个好兆头2: 打扬尘民间谚语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3:贴春联和倒贴“福”字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大红的春联贴在门楣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倒着的“福”字,表示“福到4: 汤圆里包硬币过年吃汤圆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多数万州家庭大年初一早餐第一顿必须吃汤圆,象征团团圆圆。有的家庭会在汤圆里包一枚硬币,寓意着谁吃到了包硬币的饺子,一年都会走好运5:上山祭祖春节除了家人团聚,祭祖扫墓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活动。

万州人过春节有个习俗,大年初一去上坟扫墓,是比清明上坟扫墓还重要的一件事6: 爆竹声声辞旧岁爆竹声声辞旧岁,放鞭炮曾是春节庆祝活动中最重要的习俗之一,每到除夕夜晚上12点钟,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不绝于耳7:团年饭团年饭又称年夜饭,年夜饭是在除夕,也就是大年三十晚上吃的团圆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8: 拜年正月里,人们走亲访友,向亲戚朋友祝贺新年快乐、新年大吉大利。以前拜年是行鞠躬拱手礼,或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

重庆过年的习俗

大年三十很多人都要玩到零点以后或者通宵。

到了除夕午夜12点,一家人会将提前准备好的小气球踩破,发出类似鞭炮的响声,以示辞旧迎新。 那些想放鞭炮的人可以开车到郊区,在划定的地方尽情大放一番。

那些在农村有亲戚的重庆人会乘机到乡下放鞭炮,过过瘾。 大年初一,重庆人不出门守在家里。

重庆晚报记者陈雪莲说,大年初一家里不能扫地和倒垃圾,这样做会扫走家里的财气。那天不能睡午觉,当地人成为“霉睡”,是一年倒霉的意思。

当然,这一天,大人小孩都必须说吉利话,不能说丧气话,预示来年大吉大利。 大年初二开始拜年,当地人称为“走人户”,意思就是到亲朋好友家里拜访。

重庆人还喜欢初二之后吃“转转饭”,就是到亲戚之间轮流吃饭,一家负责一天的饭菜。通常吃饭后打牌,大家一边打牌,一边聊天。

当地人拜年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也就是中国的灯节。

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所有房间的灯都要亮着,家家户户吃汤圆。

除夕这边重庆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