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算命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老黄历

温州人除夕夜要干什么,除夕都要做什么?

时间: 2024-04-24

除夕都要做什么?

传统的除夕夜有很多的仪式,很多城市的家庭已经早已将其省略,只有在我们那些农村里面才会保留下来。大年三十或者二十九,我们首先是谢天地,再拜宗祠,然后再祭畜神,灶神,而后才是请祖宗来吃一顿年夜饭,最后一家人才能上桌子吃年夜饭。年夜饭也许是很多农民的家庭,唯一的一次聚在一起吃的晚饭,平时吃饭太忙,吃的也是简简单单,很少有机会。
祭祀神灵的时候,需要用到很多的道具,锌制的酒壶,铜打的烛台,黄色写着宗祠堂的灯笼,还有用来装红烛鞭炮以及烧纸的红色篮子。道具之外,自然也需要一些祭品,酒、豆腐、米、馒头,红果(谐音),再在肉盆子里面装上一只全鸡与一块“口福”(猪腹部连骨头的大肉)或者一个猪头。把鸡的血和内脏放在鸡背上,让它嘴上叼一根蒜苗,双翅立两根筷子。“口福”上面也需要插两根筷子。每次一个神邸过后,就需要给在这两样祭品上面加一些汤水,好像新出锅的一样,这样神仙才不会怪罪。祭祀非常讲究,细到要用几个杯子,各种祭品的摆放方式,甚至于桌子纹路的摆放方式。桌子在祭祀神灵的时候要横向,而在祭祀祖宗的时候要竖放。倒酒在地上的时候,祭祀神灵时候要一杯一字到底,祝福一帆风顺,祭祀祖宗的时候一杯酒从上到下写多个一字,以示子孙后代,代代相传,香火兴旺。
祭祀祖宗的时候,烛台与祭品就撤下来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菜,豆腐,精肉,半精肉,热腾腾的馒头,用来夹心的笋丝,用豆腐皮包着萝卜与豆腐的豆皮包,一般在三荤三素。椅子的用八张,以示迎八方客。祖宗会不认识路,所以要点上香,迎着招魂灯笼到村口去迎接,吃好了以后,也要送到家门口。路上对面不能走人,以防冒犯神灵。
祭祀好了祖宗,就可以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团圆饭了。今年的除夕夜,是十几年以来第一次没有出去玩的。旧时的玩伴如今都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彼此很少联系了,少了那份四人结伙,打牌到天亮得激情。除夕夜,陪爸妈看看春节联欢晚会,聊聊天,也是廷好的。可惜爸妈听不懂普通话,看不多久就累了去休息了。原本想通宵的我,过了十二点以后,百无聊赖也睡着了。

温州人的饮食和节日习俗(温州人回答)

  掸新   一般都在年底二十日或祭灶前后,家家选吉利日子,打扫门庭,上至椽瓦,下迄沟渎,所有屋角、栋边,都要用长竿扎上扫把,处处刷过,并洗涤所以用具,准备干干净净过新年,也叫“掸新”。旧时,在苍南,长工回家过年,故有“长年不吃二十四饭”之说。现在,每年农历二十四前后,仍沿袭腊月“掸新”风俗,全城开展以扫尘迎新为中心的清洁卫生运动。   吃分岁酒   除夕夜,合家同堂,摆酒聚餐,或邀至好友亲朋同食,开怀畅饮,称“分岁酒”。因为除夕是新旧年交替的分界线,吃分岁酒,意即新旧岁由此夜而分。因此,这餐饭不论贫富,都要尽量办得丰盛些。温州人很讲究吃“分岁酒”,又称“年夜饭”。吃时最讲究吉祥。一般席上用十只朱砂高脚红碗,盛着十样冷菜,叫“十全”。其中除鸡、肉外,要有落花生(谓结子)、柑桔(谓大吉)、鲤鱼(谓跳龙门)、豆腐(谓家门清洁)等,而且每碗必须要有一块切成薄片的圆形的红萝卜头盖在顶端,以示讨彩。此外,中间上的大菜中,决不能少了“芋”和“鱼”。温州方言,芋的谐音为“余”和“裕”,意思是说,吃了芋头,会使人明年家庭收支有余,逐步富裕。吃鱼,也是象征“年年有余”之意。席上第一个菜一定要是年糕,表示“年年高”(现在也有用“面条”,表示“长寿”),而最后一道菜必是“八宝饭”,象征“发财进宝”。   打开门炮、关门炮   大年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打“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发都响,声音洪亮清脆,最为吉祥。俗信打“开门炮”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随便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种田人会五谷丰登。有些地方在打开门炮时,还口中念念有辞:“开大门,放大炮;财亦到,喜亦到。”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红,燃放后纸花满地,灿如云锦,行程了满堂瑞色,喜气洋洋。   每年除夕入夜,家家户户也要放鞭炮,这叫“打关门炮”。   拜年的纸蓬包   按旧习,温州人正月初一不走亲戚。拜年时间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或延至十五。到一般亲戚家里去,都要带礼品。50年代以前,礼品比较简单,大都是桂圆、荔枝、红枣、元枣、红糖、柿饼等,用特种草纸包上,上面封有红纸(有的印有祝贺新年的花边字样),故称“纸蓬包”,又名“高包”、“红包”。没包装礼品半斤左右,需要送多少包,则根据所走的亲戚情况所定,旧时的南货店,每逢春节,买红包的人特多。从十二月二十起,没晚9时后,店员们就忙着包红包到深夜,每人还能吃上一碗芥菜炒年糕当夜餐。生意好的话,要包到元宵节之后。有的店在一个红包内只装二十多个红枣。说来可笑,经过东家送西家,西家再送南家......,最后,包破了,包中红枣被孩子们挖个洞摸着吃了,有时只剩一个,还在送来送去。

温州人吃年夜饭的习俗

温州人吃年夜饭的习俗
比较特殊的习俗就是家里吃年夜饭的时候,长辈们都会准备很多冷盘,温州年夜饭的冷盘都有自己的寓意,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摆的冷盘(碗)必须是十个,寓意十全十美。盘点可以按时令调整,一般是酱油肉(鸡、鸭)、鳗鲞、河蟹(田喜儿)、瓯柑、花蚶、江蟹生、蚕虾、炸羊尾、猪肝、胶冻等。

座位也是有讲究的,以前吃年夜饭是很讲究座位顺序的,一般都是圆桌,共10个位子。背靠墙、面对门的位子是“上横头”,是给一桌当中最受尊敬的人坐的,一般是主人的位子。过去吃酒宴时,斟酒一定是主人自己斟,所以“上横头”也叫“酒龙头”,这个位子旁边的两个位子是贵宾位,其中又以左为尊,左边的位子要略高于右边的位子,然后再依次往下排。

春节温州要干什么?

开门炮: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打"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发都响,声音宏亮清脆,最为吉祥。俗信打"开门炮郑茄"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随便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种田人会五谷丰登。有些地方在打开门炮时,还口中念念有辞:"开大门,放大炮;财亦到,喜亦到。"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红,燃放后纸花满地,灿中云锦,形成了满堂瑞色,喜气洋洋。现在放鞭炮在城镇已被禁止,但在农村和渔岛上仍可燃放。   拜六神:打过开门炮,各家男女穿新衣。主妇烧佛茶,以江西瓷碗盛各种祭品,供于香案。中堂悬挂祖宗图像,先拜祖宗,再拜六神(灶神、檐头神、白虎爷、井神、土地神、财神)。民间认为这六位神祗,是每家的保护神,新年祭拜,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业兴旺。   接三神:拜过六神雹穗后,又在中庭摆起小方桌,盛米一碗,盖以红纸,周围粘固,端放桌上,烧香点烛,虔诚膜拜源丛卜,叫做"接三神"(即道教的玉清、上清、太清),祭后移到室内,直到正月初四,才送神撤座。

温州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过年是中国人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各地过年习俗都有自己的特色,温州也有自己独特的过年文化。从冬至开始,温州人就纷纷筹备各种年货,像晒酱油鸡、酱油肉,炊松糕等等。在这浓浓年味里,温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潘一钢跟记者聊起了温州一些过年习俗。这些习俗有的已经消失,有的发生了改变,还有一些至今在民间流传。

冬至吃汤圆

冬至称“至日”,俗称“冬节”。这天早晨,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或麻糍。汤圆的馅为甜糖或芝麻,也有咸肉汤圆。而麻糍则要先把糯米炊熟,捣韧做成块形,然后放在加糖的豆粉中滚动使之粘满豆粉,即为麻糍,麻糍为冬至的点心,俗称“擂麻糍”。吃麻糍、汤圆,寓意着团圆和喜庆,民间有“吃了冬至丸,就算长一岁”的说法。

晒酱油肉和鳗鲞

温州人习惯大约在农历十一月份就开始晒酱油肉和鳗鱼鲞。用生瘦猪肉、生鸡鸭放在酱油中泡浸,然后晒干食用,别有风味。过去,在晒这些腊货的那个月份,每家屋檐椽上密密麻麻地扎满铁钉,上面挂着酱油肉、酱油鸭、酱油鸡。自做的酱正笑油肉、酱油鸡味美质优,所以即使市场里有现成的卖,人们还是愿意自己动手晒。鳗鱼是温州的特产,温州人一般去菜场买些个头比较大的鳗鱼,剖开淡晒,就成了我们口中的“鳗鲞”,鳗鲞比鲜鳗还要好吃,是年夜饭中佐酒的佳品。

捣年糕

也叫“捣糖糕”用糯米顷谈掺些籼米,加上红糖或白糖,蒸熟,放在石臼中捣韧,然后做成长方形,瑞安叫“慢食”。如放在不同花纹的印版里,可压成如牡丹、蟠桃、魁星、财神爷、状元,以及鲤鱼、麒麟等图样的甜糕,也有做成元宝状的,最大重约3公斤,插上银花可放在中堂长条桌上,每个房间也可摆上。这也叫“做年糕”,即年年高升的意思。

祭灶

农历十二月廿四,家家户户还要“拜镬灶佛”。据说这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凡人功过的日子,据说灶神贪吃,只要有糖吃,他的嘴就会被封住,所以祭灶都少不了麦芽糖,为的是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说坏话。

掸新

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四前后,沿袭腊月“掸新”习俗,温州全城家家户户扫尘驱垢,粉壁饰室,涤具晒物,每户人家趁此机会洗去家里一年堆积下来的污垢,准备干干净净迎春。

贴春联

过年的另一种普遍习俗是贴春联。早在宋朝,贴春联已成为流行的习俗,宋朝把春联称为桃符,古人相信桃能驱鬼辟邪,所以常在门前设置一些桃木制作的物品作为装饰,称桃饰,后来慢慢嬗变成桃符即春联。过去的春联都是用墨在红纸上写黑字,最近几年,市场上流行用金色印刷在大红纸上的春联,颇受人们青睐。除夕那天,各家大门、屋柱和房窗两边都用红纸贴上春联,俗叫“门对”。门楣上贴四个字,俗叫“横批”,单扇门贴“大吉”两字。正屋、厅堂、书斋以及猪、羊、牛栏,都贴上不同内容的春联,内容大多是祈求吉祥平安和各业丰收。

分岁酒

除夕夜合家雀清碰同堂,摆酒聚餐,或邀请好友亲朋同食,开怀畅饮,称“分岁酒”。因为除夕是新旧年交替的分界线,吃分岁酒,意即新旧岁由此夜而分。因此,这餐饭不论贫富,都要尽量办得丰盛些。温州人很讲究吃“分岁酒”,又称“年夜饭”。

吃分岁酒非常讲究吉祥。过去酒席上会用十只朱砂高脚红碗,盛着十样冷盘,叫“十全”。其中除鸡、肉外,要有花生(结子)、柑桔(大吉)、鲤鱼(跳龙门)、豆腐(家门清洁)等,而且每碗必须要有一块切成薄片的圆形红萝卜头盖在顶端,以示讨彩。吃过分岁酒,大家自寻娱乐,往往彻夜不眠,俗叫“守岁”,也叫“望年夜”。

开门炮

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户户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富,俗谓“接年”。打“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发都响,声音宏亮清脆,最为吉祥。

拜年

正月初一早晨起来,先在自己家里,晚辈按顺序向长辈叩拜行礼,称“拜年”。从正月初二起,邻里和亲友之间,往来拜节。按旧习,温州人正月初一不走亲戚。拜年时间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有的还延至农历正月十五。上世纪50年代以前,拜年的礼品比较简单,大多是桂圆、荔枝、红枣、元枣、红糖、柿饼等,用特种草纸包上,上面封有红纸,故称“纸蓬包”。

穿新衣

正月初一,人们都要穿新衣,也含有送旧迎新的意思。因为民间以红色象征吉祥,儿童穿着大红色衣服,年轻妇女当然满身红艳,连老妇也系着大红裙。如今,人们在穿着上已起了很大变化,颜色已不局限于红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款式也变得多种多样。

过了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年也算过完了。

近年来,市民的生活变得愈加丰富多彩,过年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有的家庭正月选择外出旅游,部分年轻人对过年也越来越淡漠,他们对过年的热情还不及某些西方节日。对此,潘一钢仍旧认为:“春节是任何节日都代表不了的,观念的改变只是证明文明程度的提高。” (记者 王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