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除夕到正月初六,共七天,由甲 乙 丙等七人值班,一人一天且不重复,其中甲不能除夕值班,乙不能初二值班且甲丙必须相邻,求不同的值班方案
排好以后的值班方案有成百上千种,用不着全写出来吧,我是单位做行政保安工作负责排值班表的,我的排表的方法就一种方案:
画表格:除夕 初一 初二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六
甲不能除夕,乙不能初二,那么就先排上乙除夕,甲初二,甲丙相邻,那么丙排初一,
剩下的丁、戊、己、庚任意放到初三,初四,初五,初六
从除夕到初六有哪些明俗
1、除夕:除转眼夕夜围炉庆团圆
每到除夕之夜,不论官宦庶民,都围炉而坐,通宵达旦,一夜不眠,称之为“守岁”。除夕吃年夜饭、饮屠苏酒也是必不可少的风习。年夜饭又称“团年饭”、“宿岁饭”。北方人吃年夜饭一定得有饺子,有“更年交子”之意。南方人则多吃年糕。饺子呈元宝形,年糕有“年高”之谐音。
2、初一:年初一开春吉祥
正月初一讲究的是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一天最重要的习俗是要让家里的日用器物“休息”,具体来说就是不干活。也是让劳碌了一年的人们好好休息。
3、初二:年初二回门是喜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饭住下,俗称“住娘家”。
4、初三:在家食贡品
民间风俗这日称为“穷鬼日”,初三一早家家户户都会“扫穷鬼”,将初一至初二囤积了两天的垃圾扫出,意味着扫走污秽晦气和穷根的民间习俗。这一天又称“赤口日”忌串门,人们都不会外出拜年串门,外出遇到就会容易引起与人有口角之争执。
5、初四:年初四祭财神
正月初四这天称为“羊日”,即羊的生日,传说中天上诸神下界的日子。准备香烛、食品、水果等供物,摆好香案,点燃祭纸和纸制的神马,燃放鞭炮,就象征请诸神骑马下界了。民间把这种仪式用于接神,表达对上天诸神的尊重。
6、初五:走访拜年
正月初五古称“牛日”,即牛的生日,又说是“破五节”和“送穷日”。民俗说破五前有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
7、初六:上班了
正月初六是马日,古称挹肥。初五穷气送出门,初六下田备春耕,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耕作或者做生意。现在许多商户也将初六选为新一年开张吉日。
春节除夕大年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怎么过大年
除夕团圆饭、春节互拜年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
初五接财神、初六捏面团、初七长寿面、初八炸年糕
春节假期: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六(共7天)
2017年2月4日就是补春节假期中2月2日(正月初六)的班。
2017年春节放假时间安排:1月27日(大年三十除夕)至2月2日(正月初六)共放假7天,1月22日(星期日)和2月4日(星期六)不再休息;2月3日(正月初七)开始上班,2月5日(星期日)照常休息。
春节假期7天包括法定节假日3天和公休日4天,具体组成如下:1月27日(大年三十除夕)为1月22日(星期日)的公休日补休;1月28日(正月初一)至1月30日(正月初三)这3天为国家法定假日;1月31日(正月初四)和2月1日(正月初五)这2天为1月28日磨扰卜(星期六)瞎穗和1月29日(星期日)的公休日补休;2月2日(正月初六)为2月4日(星期六)的公李腊休日调休。